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春秋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法制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儒家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續道藏
仲由河内公吴侯言偃丹阳公魏侯 卜商
河东公郕伯
曾参瑕邱侯陈伯颛孙师宛丘侯江伯澹台灭明金乡
侯单伯宓不齐单父侯原伯原宪任城侯莒伯公冶长 …… (第 4a 页)
两制待制馆阁官作赞
玉海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庚辰诏文宣庙木圭易以玉
赐桓圭一五月乙卯朔诏追封颜回兖国公至 卜商

东公曾参瑕邱侯至琴张顿邱侯诏曰四科钜贤并超
五等七十达者俱赠列侯令中书门下及两制馆阁分 …… (第 6a 页)
祀其序兖国公郕国公沂国公邹国公居正位之东面
西向北上为配位费公闵损薛公冉雍黎公端木赐卫
公仲由魏公 卜商
居殿上东面西向北上郓公冉耕齐
公宰予徐公冉求吴公言偃陈公颛孙师居殿上西面
东向北上为从祀东庑金乡侯澹 (第 44a 页)
底唐虞之治英风千载蔚有耿光可加封
邹国亚圣公 殿左东哲五位为费公闵损薛公冉雍
黎公端木赐卫公仲由魏公 卜商 
殿右西哲五位为
郓公冉耕齐公宰予徐公冉求吴公言偃陈公颛孙师
    蕙田案四配复圣宗圣述圣亚圣之号定 (第 19b 页)
 (踊之数如是篇所传/后人益推广之耳)

 子夏传(疏传者不知是谁人所作人皆云孔子弟子 卜商
(第 3b 页)
子夏
所为案公羊传是公羊高所为)
 (高是 (第 3b 页)
子夏
弟子今公羊传有者何何以曷为孰谓之/等与此传同师徒相习此传 (第 3b 页)
子夏
作不虚也其传内)
 (更云传者是 (第 3b 页)
子夏
引他旧传以證已义仪礼十七篇/馀不为传独丧服作传者丧服篇总包天子以下五)
 (服差降六术精粗变除之数既 (第 3b 页)
繁出入正殇/交互恐读者不能悉解其义是以特为传解)
 (敖氏继公曰他篇之有记者多矣未有有传者也有/记而复有传者唯此篇耳先儒以传为 子夏
所作未)
 (必然也今且以记明之汉艺文志言礼经之记颜师/古以为七十子后学者所记是也而此传则不特释) …… (第 3b 页)
 有与经不合而闳深简净得经意者居多相传以为

  子夏
所作良不诬敖氏以此传并释记文为疑是不
 足疑也记者所以补经之未备不必皆出于七十子
 后学者 (第 5a 页)
子夏
释经而兼及之则记作于孔子以前明
 矣愚故曰记有与经并行者周公之徒为之此类是
 也若其初本自为一编而后 …… (第 5a 页)
 (郝氏敬曰乐记男女无别则乱升史记作乱登诗云/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一手所把曰升织布牵缕以一)
 (手为一升一指间挟十缕四/指四十缕往复则八十缕也)
菅屦者菅菲也外纳(疏周公时谓之屦 子夏
时谓之菲/外纳者士丧礼郑注云纳收馀也)
(王谓正向/外编之)
 (敖氏继公曰此释菅屦之文也菲者后世丧 (第 14b 页)
 爱而不能教 周氏谞曰子张于中道则过而子夏
 则不及子产之惠犹众人之母则亦过又不能教则
 亦不及也 吴氏澄曰 卜商
不在坐而并言之者以
 其不及与子张之过相反也子产母道有馀父道不
 足师商两人而一过一不及子产一人而有 …… (第 4a 页)
  其无倦而不亵(一作/衰)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著
  其氏言可法也退燕避人曰閒居此于别录属通
  论 陈氏祥道曰 子夏
始问为民父母之道继问
  三王参于天地之德有为民父母之道而后可以
  行三王之德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以 (第 25b 页)
为天下王

  故其序如此
孔子閒居 子夏
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
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
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 …… (第 26a 页)
 别有一种忧民之心也 子夏
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乐亦至焉乐之所至 …… (第 28a 页)
 下因再问而申言之耳 又案五至至字郑训至于
 民王训相因自然而至陈氏浩训极盛而无以加三
 说相须其义始备 子夏
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
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第 30a 页)
子夏
曰三无
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 (第 30a 页)
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
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其读基宥音又逮读棣选/宣面反匍音扶又音蒲匐)
 (音服又/蒲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于意未察求其类于诗诗长人情
 (吕氏大临曰 子夏
虽闻此言而未深通以诗之/道长于人情故问何诗近之欲通其伦类也)其诗
 读为基声之误也逮逮安和貌言君之威 …… (第 30b 页)
 教以安民则民乐之此非有钟鼓之声也(孔疏诗周/颂昊天有)
 (成命篇基始命信宥宽也言文王始信顺天命行/宽弘仁静之化郑意谋为政教民得宽和安静) 子夏
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尽于此乎 (第 32a 页)
意以为说未尽也服
 犹习也君子习读此诗起此之义其说有五也 孔
 氏颖达曰 子夏
疑其未尽故问之孔子告以何为其
 尽君子习之犹有五种起发也 方氏悫曰大言光 …… (第 32a 页)
 蕴起言有加而无已 陆氏佃曰犹有五起孔子之
 言所以进商也 董氏仲舒曰勉强行道则德日起
 而大有功 子夏
曰何如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
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
之礼威仪翼翼无服 …… (第 32b 页)
 民有丧匍匐救之惟以己度人而见其孔悲耳由此
 而四国而万邦仁益广也至是而内恕者不待勉强
 也德纯则自如是已且施于孙子仁愈远也 子夏

 于诗故以诗为问而孔子遂历以诗语之咏叹淫泆
 意味深长使人感发兴起有不能自已者此之谓五 (第 36a 页)
 起也 子夏
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
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第 36b 页)
子夏
曰敢问何谓三
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
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 …… (第 36b 页)
 明三代之王以文德不以武功恐人疑汤武之得天
 下以征诛非无私也弛文德协四国则劳天下之证
 可见礼乐之原一无私之德也 子夏
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蹶居卫反/又音厥) (第 44b 页)
元命包古司怪主卜)又尔雅释 
(诂卜予也注卜赐予也疏予即与也诗小雅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又姓韵会孔子弟子 卜商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
(𡘋古患切音惯广韵𩮰角也幼稚也集韵束发貌诗齐风总角卝兮或作)又说文古文矿 (第 88a 页)
 羊传昭十一年会于屈银左传谷梁作厥憖(又集韵州名陜西白狄地北周立银州)又字汇上声黄香九宫赋眄旭历而 
 锐银注犹钻研 又同文铎与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银(又字汇补廉锷也大戴礼银手如断是 卜商
之行也)又韵补叶 
(音沿杨方合欢诗修途曲且险秋草生两边黄华如沓金白华如散银)(集韵钧古作钧注详四 …… (第 22a 页)
 钾字注(又韵会熏器或作炉汉官典职尚书郎给女使执香炉)又与铝通左传定四年炉金初官于子期氏释文炉本又 
(作铝金名音虑)(类篇母亘切音懜博雅鋂镮也)增鑫(玉篇呼龙切音胸又许金切音歆义𡘋阙)

(正字通钃字注宋子虚名友五子以鑫森淼焱尧立名又南康郡志黄鑫由明经辟荐任馀杭令擢监察御史)(集韵)
 诺叶切音捻博雅正也或省作鑈亦作銸(又与柅同 子夏
易传系于金)按易姤卦作金柅 (说文徒对切音)
 憝矛戟柲下铜鐏也引诗秦风叴矛沃(按诗今本作錞)又集韵 (第 73a 页)
 经(郑目录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
 (居于彼焉已亡之耳/丧服于五礼属凶)子夏传(疏曰传者不知是谁人/所作人皆云孔子弟子)
  (卜商
(第 1a 页)
子夏
所为按公羊传是公羊高所为公羊高/是 (第 1a 页)
子夏
弟子今案公羊传有云者何何以曷为孰为)
 (之等今此传亦有之必为 (第 1a 页)
子夏
作也其传/内更云传者 (第 1a 页)
子夏
引他旧传以證已义)
丧服 (第 1a 页)
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注正)
(义曰知县卜皆氏者此有县贲父下有县子琐七十二/弟子传有 卜商
故知皆氏也戎车之贰曰佐者案周礼)
(戎仆掌倅车之政道仆掌贰车之政田仆掌佐车之政/则戎车之贰曰倅此云佐 (第 24b 页)
公齐侯宰予进封临淄公黎侯端木赐进封黎阳公徐侯冉求进封彭城公卫侯仲由进封河内公吴侯言偃
进封丹阳公魏侯 卜商
进封河东公)郕伯曾参而下为侯(郕伯曾参进封瑕丘侯陈伯颛
孙师进封宛丘侯江伯澹台灭明为金乡侯单伯虙不齐
(第 9a 页)
    诗谱曰鲁人大毛公为训诂传于其家河间
    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陆玑毛诗
    草木虫鱼疏亦云孔子删诗授 卜商
商为之
    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
    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
   …… (第 3b 页)
 毛诗正义序        唐孔颖达撰
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
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
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
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
从正发诸情性谐于律吕故曰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
诗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若夫哀乐之起冥于自然
喜怒之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啁噍之感鸾凤有歌舞

之容然则诗理之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
皇道质故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唐虞
乃见其初牺轩莫测其始于后时经五代篇有三千成
康没而颂声寝陈灵兴而变风息先君宣父釐正遗文
缉其精华褫其烦重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间六
诗备矣 卜商
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秦正燎其书简
牍与烟尘共尽汉氏之初诗分为四申公腾芳于鄢郢
毛氏光价于河閒贯长卿传 …… (第 8b 页)
 (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馀篇未可信也据今者及亡诗)
 (六篇凡有三百一十一篇皆 子夏
为之作序明是孔/子旧定而史记汉书云三百五篇者阙其亡者以见)
 (在为数也乐纬动声仪诗纬含神务尚书璿玑 …… (第 16b 页)
 (十一年为犬戎所杀子平王立四十九年当鲁隐公/元年计共和元年距春秋之初一百一十九年春秋)
 (之时年岁分明故云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郑于三礼论语为之作序此谱亦是序𩔖避)
  (子夏
序名以其列诸侯世及诗之次故名谱也易有/序卦书有孔子作序故郑避之谓之为赞赞明也明)
 (已为注之意此诗 …… (第 18a 页)
 (色怠慢朝政晏起内朝群臣所患故作鸡鸣之歌虫/飞月光之辞安能侵夜失节之漏而当是兴乎如此)
 (何怠慢之有也何憎之戒也自哀至襄其间八世未/审此诗指刺何公耳斯不然矣 子夏
亲承圣旨齐之)
 (君世号谥未亡若有别责馀君作叙无容不悉何得/阙其所刺不斥言乎夫人留色鸡鸣作歌刺哀公 …… (第 49a 页)
 (公推改付首遂通耳此下非孔子之旧则什首之目/孔子所定也以孔子论诗雅颂各得其所明于时有)
 (所刋定篇卷之目是孔子可知故郑云以下非孔子/之旧则以上是孔子旧矣知以下非者以南陔等六)
 (篇 子夏
为序当孔子之时未亡宜次在什中今亡诗/之下乃云有其义而亡其辞置之什外不在数中明)
 (非孔子之旧矣本十 …… (第 94b 页)
 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乎诗是
 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
 一篇(毛公为故训时已亡六篇/故艺文志云三百五篇)以授 子夏
子夏遂作
 序焉(或曰毛公作/序解见前)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之世专 (第 138a 页)
 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
 一篇(毛公为故训时已亡六篇/故艺文志云三百五篇)以授子夏 子夏
遂作
 序焉(或曰毛公作/序解见前)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之世专 …… (第 138a 页)
 授河间人大毛公毛公为诗故训传于家以授赵人
 小毛公(一云/名苌)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
 故不列于学一云 子夏
传曾申(字子西鲁人/曾参之子)申传魏
 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郑玄诗谱云/子思之弟子)孟仲子传根
  (第 140b 页)
 (芳非反尔雅云妃媲也对也左传云嘉耦曰妃礼记/云天子之妃曰后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
 (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讫末名为大序沈重云案/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 卜)

 (商
意有不尽毛更足成之或云小序是东海卫敬仲/所作今谓此序止是关雎之序总论诗之纲领无大)
 (小之异解见诗 …… (第 1a 页)
 (和乃成乐故别为二名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季札/见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公羊傅云十一而税颂声作)
 (声即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即乐也是声与音乐各/得相通也乐记 子夏
对魏文侯云君之所问者乐也) …… (第 5b 页)
 (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又以音乐为/异者以文侯并问古乐新乐二者同呼为乐谓其乐)
 (音同也 子夏
以古乐顺于民而当于神与天下同乐/故定为乐名新乐淫于色而害于德直申说其音而)
 (已故变言溺音以晓文侯 (第 6a 页)
耳音乐非为异也乐记云/淫乐慝礼 子夏
亦云古乐之发新乐之发是郑卫之)
 (音亦为/乐也)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 (第 6a 页)
 小序便自可通于是尽涤旧说诗意方活(以上论读/诗之法)

陆氏德明曰旧说云起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名
 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讫末名为大序沈重云
 案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
  卜商
意有不尽毛更足成之或云小序是东海卫敬
 仲所作今谓此序止是关雎之序总论诗之纲领无
 大小之异
成氏伯 (第 29b 页)
瑜曰学者以为大序皆是 子夏
所作未能无惑
 如关雎之序首尾相结冠束二南故梁昭明亦云大 (第 29b 页)
 颇明崇文总目云皆述阴阳日辰数谶今考三书凡
 十一卷盖无足深据云
子夏传
 隋志周易二卷魏文侯师卜子夏传残缺梁六卷按
 唐志题 卜商
亦止二卷亡全文诸儒请不帖经然则
 梁有六卷至隋残缺止存二卷唐盖承隋本也崇文
 中兴书目乃有十卷崇文谓 (第 4b 页)
非子夏所传故剟去

 夏
名以祛后人误惑中兴亦云或谓卜 (第 4b 页)
子夏
传程可
 久曰 (第 5a 页)
子夏
传京房谓之笺近世有陋儒用王弼本为
 之注鄙浅之甚凡先儒所引子夏传此书皆无之熙
 宁中房审权萃训故百家 (第 5a 页)
凡称 子夏
者皆取后赝本
 按正义引子夏传云虽分上下二篇未有经字此说
 不可谓不近古也至崇文总目云篇第略依王氏易 (第 5a 页)
 决非旧文元丰二年楚州连水县丞张聘贤论次者
 亦止王本自以为出于近世而信其以为 子夏
不疑 …… (第 5a 页)
 合者若云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比今本地藏水
 而泽也水得地而安也但小异尔至束帛戋戋作残
 残又云五匹为束三玄二纁象阴阳则今本无此先
 儒疑非 卜商
遂谓汉杜子夏作然汉又有梁丘家邓 (第 5b 页)
 易如律春秋如断案诗书易如药方春秋如治法(春/秋)

 (解拾/遗)○子夏易虽非 卜商
作必非杜子夏所能为必
 得于师传也(大全集/拾遗)○郭忠孝议易传序曰易即道
 也又何从道或以问伊川伊 (第 15b 页)
  儒学者之称(辅氏曰此所谓学亦专言之学也若周官儒以道得民则学之已成者也然凡
有意于学亦可谓之儒故但以儒为学者之称此所以有君子小人之辨)
程子曰君子儒

为己小人儒为人(语录曰若不就为己分上做工夫只要说得去以此欺人便是小人
儒)
○谢氏曰君子小人之分义与利之间而已然所
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已自便凡可
以害天理者皆利也 子夏文学
虽有馀然意其远者
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语之以此(辅氏曰谢氏极言为利之害可以警学者
用心之微盖凡人日用之间
(第 52a 页)
发心措虑未尝不在利上如所谓以私灭公适已自便者皆是学者能谨察
而明辨之则于检身之际自不至于渗漏矣○又曰 子夏
资质纯固但欠远大之见而有近小之蔽恐或
溺于私与利也故以是告之然此必 (第 52a 页)
子夏
始见时事至其言切问近思仁在其中之说圣人之道有始有 (第 52a 页)
  儒学者之称程子曰君子儒为(去声下同)已小人儒为人

谢氏曰君子小人之分义与利之间而已然所谓利
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已自便凡可以害
天理者皆利也 子夏文学
虽有馀然意其远者大者
或昧焉故夫子语之以此(语录圣人为万世立言岂专为 (第 44b 页)
子夏
说此处正要见
得义利分明人多于此含糊去了不分界限今自己会读书看义理做文字便道别人不会便谓强得人
此便 (第 44b 页)
是小人儒毫厘间便分君子小人岂谓 子夏
决不如此○饶氏曰此是就儒身上说若殖货利则全
是小人不得谓之儒矣○通曰学也者所以学为君子也既谓之学者矣 (第 44b 页)
 (乱/也)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
不能教也(食音嗣/后同)
 (既特言子贡之失此又特言子张之失 卜商
虽不在/坐并言之者以其不及与子张之过相反也子产母) (第 2a 页)
 (多故谓之给勇而不中礼则以力而不/以德故谓之逆给即论语所谓口给也)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嗣/)

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
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能食不能教亦为不及故子贡并以中为问(临川吴/氏曰 卜)
 (商
虽不在坐并言之者以其不及与子张之过相反/也子产母道有馀父道不足有馀者为过不足者为)
 (不及师商二人 (第 15b 页)
 此言不但造由亦所以造门人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
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此一章书见孔子以中道约人也圣门弟子有颛孙
 师与 卜商
二人者虽俱称为贤而所造各有不同故 (第 10a 页)
 大小序
家语子夏习于诗而通其义王肃注云子夏所叙诗义
今之毛诗序是也
后汉书儒林传卫宏从谢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
风雅之旨

隋书经籍志先儒相承谓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卫
敬仲更加润色
陆德明氏曰沈重云按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
是子夏毛公合作 卜商
意有未尽毛更足成之
 虞惇按孔氏正义云旧说起关雎后妃之德也至用
 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大序自风风也讫 …… (第 80b 页)
 序自诗者志之所之也至是谓四始诗之至也谓之
 大序此二说似朱子为长但教以化之之下即接然
 则关雎麟趾之化文义亦未妥贴梁萧统文选卜
 夏
诗序具录全文不分大小今当从之
朱子诗序辨曰诗序之作说者不同或以为孔子或以
(第 81a 页)
子夏
或以为国史皆无明文可考惟后汉书儒林传
以为卫宏作毛诗序今传于世则序乃宏作明矣然郑
氏又以为诸序本自合 …… (第 81a 页)
史作盖国史得诗于采诗之官故知其得失之迹如非
国史则何以知其所美所刺之人使当时无小序虽圣
人亦辨不得况 子夏
乎如大序则非圣人不能作或问 …… (第 82b 页)
之端未尝详言之也非不能详以为详
之则隘是以常举其略以待学者自推之今毛诗之序
何其详之甚也世传以为出于 子夏
子窃疑之子夏尝
言诗于仲尼仲尼称之故后世之为诗者附之要之岂
(第 83a 页)
子夏
为之其亦出于孔子或弟子之知诗者欤然其 …… (第 83a 页)
之词者凡此皆毛氏之学而卫宏之所集录也东汉儒
林传曰卫宏从谢曼卿受学作毛诗叙隋经籍志曰先
儒相承谓诗叙 子夏
所创毛公及卫敬仲润益之古说
本如此故予存其一言而已曰是诗言其事也而尽去 …… (第 83b 页)
今传其尤不可者皆明著其失
以为此孔氏之旧也
叶适氏曰世以诗序为孔子作初无据口耳之传也唯
隋经籍志以为 子夏
作先儒相承云毛公及卫宏润益
之今定为孔子作固不可若孔子授 (第 84a 页)
子夏
而传之是亦
尝经孔子所取矣大抵古书未有无序者皆系之篇末
盖以总其凡也今书有序孔安国以为孔子作自安国 …… (第 84a 页)
可以观风俗遒人采之可以
知训戒学者诵之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藏
在有司孔子删诗既取其辞因以其序命 子夏
之徒为
之则于理为近
郑樵氏曰世人疑诗序非卫宏作此殊不然使宏凿空 …… (第 85a 页)
者谓诗之所不言而赖序以明者耳若诗之所已言
序虽工不读可也况其鄙浅附会者乎盖作序之人或
以为孔子或以为 子夏
或以为国史皆无明文可考然
郑氏谓毛公始分寘诸篇之首则自汉以前经师传授
其去作诗之时未甚远也千载而下学 …… (第 92b 页)
孟之说以为准参之古今诸儒之论以为衡则诗序之
不可废也审矣愚岂好为异论哉
 虞惇按诗序之作说者不同以为 子夏
所作者家语
 王肃之说也以大序 (第 94a 页)
子夏
作小序毛公润益者郑
 康成之说也以为当时国史所题者二程先生之说
 也以首句为孔氏之旧而其下为毛公卫宏 …… (第 94a 页)
 苏氏之说也唯范蔚宗后汉书云卫宏作毛诗序郑

 夹漈因之而朱子力主其说复著诗序辨以极诋其
 妄由今观之谓诗序为 子夏
作固未敢定谓诗序为
 卫宏作则决知其不然也盖诗序自毛公前已有之
 自毛公始分以寘诸篇之首则其非宏作可 (第 94b 页)
知卫宏
 与康成时世略先后如序果宏作康成大儒岂有不
 知而漫以为 子夏
之理梁萧统文选载毛诗序自关
 雎后妃之德也至是关雎之义也世所称大序小序
 合为一篇题曰卜 (第 94b 页)
子夏
则其 (第 94b 页)
子夏
作无疑其诸篇 …… (第 94b 页)
 也凡乐四节诗十有八篇皆谓之正歌
仲尼燕居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
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
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夲于
心然后乐器从之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

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
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魏文侯问于 子夏
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 (第 100a 页)
子夏
对曰郑
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
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子赣见 …… (第 100a 页)
歌孰能保此
 虞惇按师乙声歌之论风雅颂与商齐并称故夹漈
 郑氏遂以齐为齐风商为商颂而 子夏
之论溺音所
 谓郑音好滥卫音趋数者朱子亦即以国风郑卫之
 诗当之不知此论音非论诗也郑之好滥卫之趋数 …… (第 101a 页)
 训诂传授
汉书艺文志诗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
独竹帛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而齐辕固燕韩婴皆
为之传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 子夏

传而河间献王好之 …… (第 120a 页)
毛公为其传由小毛公而题毛也
陆玑氏曰孔子删诗授 卜商
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
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振牟子振牟
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享享作训诂 …… (第 121a 页)
亦以儒显其后郑众贾逵传毛诗
马融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然齐鲁韩三氏皆立博
士惟毛诗不立
吴太常卿徐整曰 子夏
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
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大毛公为诗
诂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
释文 …… (第 121b 页)
 虞惇按汉艺文志韩故三十六卷内传四卷外传六
 卷说四十一卷隋经籍志韩诗二十二卷薛氏章句
 韩诗翼要十卷汉侯包撰梁有韩诗谱二卷唐艺文
 志韩诗 卜商
序韩婴注二十二卷又外传十卷盖韩
 诗至唐犹存未知以何时亡今所存者外传而已
成伯瑜氏曰传曰孔子没而微言 …… (第 126a 页)
列于国庠唯齐鲁韩三家得立学官小
毛公传同郡贯长卿长卿传齐人解延年延年授徐敖
敖授陈侠始自仲尼删诗以授 子夏
(第 127a 页)
子夏
作关雎大
序及诸篇小序历四传至大毛公汉平帝时毛诗始立 …… (第 127a 页)
长者出而短者废自然之理也六经自
秦火后独诗以讽诵相传齐鲁与燕语音不同训诂亦
异独毛之出也自以源流得于 子夏
而其书贯穿先秦
古书其释鸱鸮也与金縢合释北山烝民也与孟子合
释昊天有成命与国语合释硕人清人黄鸟皇矣与 …… (第 128b 页)
深知其精至晋宋诸书盛行肄业者众
而人始翕然知其说近正且左氏诸书汉初儒者皆未
见而毛先与之合不谓之源流 子夏
可乎唐人云齐诗
亡于魏鲁诗亡于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今韩氏章句
已不存矣而齐诗犹有见者然唐人既谓之亡则其 …… (第 129a 页)
 独申臆解六百年来学者非朱子弗道也盖毛郑之
 废久矣然考其渊源师友之所自与夫儒先论撰之
 说毛公之诗不谓之源于 子夏
不可也故今列诸家
 授受之次第于以志其盛而惜其衰
 读诗质疑卷首十 (第 129b 页)